科普博主毕导:“做自己”的代价,是要反复追问“我是谁”
你是谁?
在做自己吗?
“做自己”,总是浪漫又正确的,至少听起来是。
公众号推文的标题、短视频一分钟的爽文故事、B站up主呈现出的前1%的生活,都在反复告知、激励我们“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做你自己就很好”“不必和别人比较”。
但是,说总是比做要简单些。因此最终,还是只有少数人真正做成了自己。他们承受的风险和代价,就是要反复追问“我是谁”,受此煎熬,甚至追问一生。
今天的故事主人公是“毕导”:清华本科直博,因为擅长写段子休学创业,在事业巅峰时又解散团队复学读博,直到今年7月,顺利毕业。
对于他,你可能熟悉到看过他的每一个作品,也可能只是耳熟听过,或者完全不了解。但这都不影响他作为一个在公众号、微博、B站等自己的媒体矩阵里拥有千万粉丝的科普博主,真实地影响着一批为数不小的受众。
这样一个看似人生赢家的榜样,也会有自己的困惑:
“如果有一天没有自媒体了,我是谁?这也许能在读博这样一场苦行中去顿悟。当博士两年半的苦行结束之后,我又是谁呢?好像慢慢地这一切都不是特别重要了。也许我就是一个乐于为观众表达生活中有趣的科学故事的这么一个人。”
在看这段文字的朋友:
你是谁?在做自己吗?今天的故事或许会让你有些共鸣。
故事塑造我们,
我们又在塑造新的故事
对知识、分数的歌颂和对智慧、成长的弱化,似乎贯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对成长的智慧隐隐约约有一种偏见——不显性、不外化、没什么用。换句话说:能加分吗?尤其在当下,家长会去为了孩子“跟得上课程”,提前去做幼小拼音衔接、小初理科衔接;大学生在一入校就要考虑是否能够保研以及准备加入哪个老师的课题组。但似乎社会和自己都没有留出时间想:我有什么不能舍弃?为此,我有什么可以忍耐?我终将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因此,有细节的经验故事是有价值的。这就是清华校友总会推出“会谈”系列视频的初衷。如同电子版的人物传记,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校友在希望与打击交织的行动里,坚忍卓绝,最终找到自己。看到别人的真实经历,或许对找真实的自己有所启发。故事塑造了我们,我们又在塑造新的故事。新的故事影响了周围人,又反过来影响我们自己。
理性和感性、困难和未来从来都在我们身边,你不孤独。
推荐阅读